❤ 正向、負向與超越的心~覺察自己的信念與模式
以前我特別去上以「愛自己」為主題的課程,老師強調我們要「下定決心」,這樣才會有所改變。願意落實每一天愛自己的練習,並且持之以恆,使之成為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,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放棄愛自己的力量。
學習過程中我曾經很困惑與挫折,因為透過肯定句與牌卡投射等檢驗,我對於愛自己與改變並沒有動力...無論語調或身體姿態都是無力的,為什麼?因為我不相信,不信自己、不信他人、不信命運可以改變、不信上天...我無法也不願放下過往的「傷」,所以我的眼中只看見舊傷,而看不見過去也有美好、現在也有美好、未來也可以美好--我看不見我選擇了「不愛自己」,我選擇了成為指責他者的「無力受害者」。
我以為我只是還需要療傷,只要我投入去更多課程或諮商,總有一天我可以痊癒的,對吧?
其實這頂多只算對一半吧。固然可以透過各式各樣的方法來抒發、安撫、滋養情緒,但是,假如沒有形成「我願意對自己負責」的覺察、決心和行動,那麼原本的信念模式還是沒有改變,只會不斷創造新的悲情劇碼,演不完。
最矛盾的是,嘴巴說要改變,但身體就是沒有任何作為;很無辜啊,想做但做不到,怎麼辦?
涼拌,就先接受啊,總是只能先接受真實,陪伴當下的自己。這樣的陪伴是時時刻刻都願意與自己同在,而不是只限於在美好的課程或關係中,那只是暫時性的心靈spa或營養劑補充,縱使有效也會用完,還是得靠自己去活出來。
***
愛自己或稱自我照顧與覺察的方法,有百百種。但是終究要找到當下最適合自己的。
「親愛的、親愛的、親愛的」,當我身心不舒服時,這是我有時會對自己說的話。這能幫助我比較願意進入正念靜心的狀態,可以比較放鬆呼吸、平靜客觀,而不會捲入內在的低潮或風暴。
有時有用,有時沒用。情緒湧上的當下真的很任性難搞且幼稚,常常像是重新在認識自己:「親愛的你哪裡痛?什麼讓你不開心?你想要什麼?這個好不好?不太好,那就換成那個好不好?也不太想要,嗯嗯我知道我知道你很不開心,是啊真的覺得很煩很討厭,那怎麼樣可以讓你覺得好一些?來我們一起呼吸~調整一下姿勢~喔我想起來了,你喜歡XX,這個還不錯吧......」這是我偶爾的內在對話,目前正在挑戰的任務是「每天如何輕鬆愉快的起床」~
***
我所住的社區有個小庭院和小公園,最近桂花、櫻花、火焰木、九重葛都盛開了。春天真是美好。有幾次我和家人衝突或低潮的時候,走出家門,就被花的純粹之美所感動。我會凝視它們好一陣子,嗅吸芬芳,曬曬太陽,有時坐下來感受大自然的擁抱,或是好好舒展身體,然後感覺自己跟著大自然一起放鬆、淨化、平靜。
那時我開始明瞭,為何要追求愛與美的感動。因為那是生命需要的養分。生命就是不斷在覺察並重新選擇:我要愛自己,或者我要不愛自己也不相信一切?
***
不知不覺間,我好像養成一種「凝視過往」的消極執著。我總覺得把過去某些關係的結給解開,我就會自由了;但我既無法改變他人,也無法改變自己,沒有力量去撼動原本的死結,反而好像越想越擰。
這次在家庭系統排列課程中,我有上台當個案,發現有些家庭議題其實並不是「我的問題」,甚至也不是「我可以解決的問題」,因為那其實是「別人自己的課題」,也就是說「與我無關,哪邊涼快哪邊去」。
徐秀卿老師很精確且溫暖地同理我的心情與狀態,包括親職化小孩、不信任、壓抑麻木、與自我和他人關係疏離等。透過排列,老師和角色代表們提醒我,應該回到自己的序位,在愛中和解。我真的是感動到痛哭流涕,事後也覺得釋然很多...只是後來執著的習慣又冒出來:「到底他們為何會變那樣?雖說不關我事,但我看著他們怎麼可能不受影響?不用管真的可以嗎?要不是他們不好好改變,我幹嘛要管那麼多...」
真的也滿無聊的,其實。老師當時就有提醒:「到底是真的放不下他人,還是拿他人的事當藉口,而不去過自己的生活?畢竟,面對自己的人生,才是真正的挑戰與力量。」這就是家庭排列的基本精神,包括恢復對父母的尊重與感恩,歸還他們的責任,然後負起自己真正的責任,放彼此在愛中自由。
唉呀~整理到這又多一分覺察。感覺有點矛盾,也有些釋然的輕鬆和喜悅。
***
我覺得愛自己還不錯,這是一門功夫。但是我更在意的是,當愛變成另一種執著,怎麼辦?
其實愛就是一步步走上修行之路啊。慢慢體會愛是無常、愛是有所求,然後不免就會面臨求不得、愛別離、「由愛故生憂,由愛故生怖」( 《佛說妙色王因緣經》)...如果一切都是假的,那什麼才是真的?愛與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如何放下執著?那就推薦大家一起來正覺講堂上課,或閱讀<三乘菩提概說>影音系列吧!(http://www.enlighten.org.tw/dharma/6)
祝福大家,身心安康!阿彌陀佛!
2017/3/23,羿君
1.心靈陪伴:以家庭系統觀與佛法學習為核心,提供牌卡談心與催眠等服務。
2.守護手作:捕夢網(提供教學)、Freya設計水晶手珠
3.彩虹店家,分享雙性戀真人書
❤ 服務介紹:goo.gl/jAo59k
❤ 臉書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oveandlight.mindfulspace
(圖片來自網路)
留言列表